找到相关内容264篇,用时2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与认知治疗

    执著。  我们可以设想自我热衷有三个层面。  第一,在外观症状上,无端混乱、郁闷担忧以及沉思,是对身体感觉和对自我价值及问题意识自我关注。第二层面上来讲,是关于某些事件意义。最后一个层面,是对...佛教中认知治疗成分和一些新近心理研究关系,如注意训练、认知治疗中意识化、行为治疗中冥想等研究。  如Matthieu Ricard,一个佛教僧侣所描述,佛教至少有两个方面与认知治疗有关。首先...

    阿隆·贝克著 庞美云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54255502.html
  • 净土妙严与科学美

    净土妙严与科学美  科学以观察现象、提出假设、建构数学模型、经由实验证明等为特点,大多由人第六识分别识来完成。净土则是离心意识分别般若智慧来观照对象,因此净宗可以说是一种殊胜科学,是建立...先天性。柏拉图说:“灵魂一见到美东西就感到敬畏而战栗,因为它感到有某种东西在其中被唤起,那不是感官从外部曾经给予它,而是早已一直安放在深沉意识境域之中。”由此理念,衍生出美两种定义:其一,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0565433.html
  • 自觉与自然—— 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两个维

    寺有三教合一祠祀,民间年画也常常把孔子、佛陀、老君放在一起,民间宗教信仰“三教合一”并不是像上层文化阶层那样有意识打通三教思想和信仰,而只是一种意识自发混杂。自觉与自然信仰边界模糊性与交融...并不太区别何为佛教、何为道教,这是因为无论佛教道教,他们大体上都认同几个原则:一是关于“空”和“本原思想(终极本原),二是淡泊自然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,三是以忠孝为中心儒家社会道德观念和善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3566972.html
  • 自觉与自然——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两个维度

    悬空寺有三教合一祠祀,民间年画也常常把孔子、佛陀、老君放在一起,民间宗教信仰“三教合一”并不是像上层文化阶层那样有意识打通三教思想和信仰,而只是一种意识自发混杂。自觉与自然信仰边界模糊性与...并不太区别何为佛教、何为道教,这是因为无论佛教道教,他们大体上都认同几个原则:一是关于“空”和“本原思想(终极本原),二是淡泊自然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,三是以忠孝为中心儒家社会道德观念和善恶...

    王国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3873082.html
  • 玛丘准尼师开示 —— 与我们敌人相逢

    自己,也在伤害别人,这样是永远不可能解脱。布克"华盛顿(Booker T. Washington)说得很对“不要让任何人把你贬到足以恨他程度。” 合理化残忍或或意识残酷很可能会摧毁我们。 ...条件去爱的人,往往不是身边伴侣或父母。他们日复一日地生活在我们周遭,时而带给我们爱,时而困扰着我们。 友爱反面或是所谓远仇,往往是憎恨或强烈反感。强烈反感很明显地会造成人我之分。它会加深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70878522.html
  • 四神足

    是有意识想,把意识想,变成有意识想,白日梦是意识想,耗费很多时间,结果对生命,生活没有起积极作用。  施:白日梦是我们已习惯了,所以不觉得它不好,事实上,可能它不好,只是我们没察觉而已,...24.1062中)。欲是强劲修道动力,修行人要常检验修道意愿强否,为何增强?为何减弱?应自我省察。学佛人初发心可能非常勇猛、活跃,但有些人到后来若在解脱道因更深刻体验、突破,可能在佛教界消失,...

    张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3852966.html
  • 贪妒病理分析──心理分析与佛法十二因缘比较 (下)

    ,到达一个面对台北交通乱、空气污浊,照样也能进入“车声、喇叭、噪音,尽是广长舌”,“街色、挤撞、脏乱,无非清净身”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”“本来无事”境界。  意识与现实  一昧适应或一味逃避...本质“家庭制”、“部落制”、“国家制”逐渐在不知不觉意识中形成。  所谓“无意识”在此可解释为“始料未及”或“个人意识能力之外”;人不可能完全知道别人在想什么,因为不能完全预期,加上无数个别差异在...

    张大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5653004.html
  • 认识佛陀“六和敬”教诫精神,协调社会和谐与进步

    唯识宗”提出了人类本身潜藏八识心王基本思想,在八识心王中第八阿赖耶识是人类本身无形力量。阿赖耶原意是储存所、储存库之意,它作为一识,包含有意识和意识集合体,从有意识世界既有贪、嗔、痴等*****一面(这一面在现代人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);从意识世界里纯是真善美慧等来表达佛性一面。佛性潜藏在意识里,需要自我改变才能够启发佛性生命力。因此,我们通过六和敬行为规范,进一步开发佛性而形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5856697.html
  • 意识与阿赖耶识——佛教与精神分析片论

    意识与阿阿赖耶识——佛教与精神分析片论  尹 立  [摘要]精神分析与佛教都对人类心灵进行了深入发掘,其认识有诸多相通之处,本文分析了他们发掘人类深层意识所依据相似而不同方法,指出由此产生经验相似性导致了佛教与精神分析心灵理论趋同,进而比较了他们所描述意识心灵内容所蕴含深度和广度,认为从个人无意识到集体无意识再到佛教阿赖耶识,心灵疆域在不断地深化、扩大和丰富。  [关键词...

    尹 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02558519.html
  • 意识与阿阿赖耶识--佛教与精神分析片论

    [摘要]精神分析与佛教都对人类心灵进行了深入发掘,其认识有诸多相通之处,本文分析了他们发掘人类深层意识所依据相似而不同方法,指出由此产生经验相似性导致了佛教与精神分析心灵理论趋同,进而比较了他们所描述意识心灵内容所蕴含深度和广度,认为从个人无意识到集体无意识再到佛教阿赖耶识,心灵疆域在不断地深化、扩大和丰富。  [关键词]精神分析;佛教;无意识;集体无意识;阿赖耶识   中图...

    尹 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0458697.html